鸠摩罗什(344-413年),字什婆,印度佛教翻译家,是中国古代佛教史上杰出的翻译家和译经大师。
鸠摩罗什出生于西域龟兹(今新疆库车),他的家族世代为龟兹国王室服务,因此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。
鸠摩罗什精通梵文、汉文和龟兹文,对佛教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。他为了弘扬佛法,毅然放弃了龟兹王位,前往印度学习佛教。
公元382年,鸠摩罗什来到中国,先后在凉州(今甘肃武威)和长安(今陕西西安)译经。他在中国的译经工作长达二十余年,共翻译了35部佛教经典,共计三百余万字。
鸠摩罗什的译经风格独特,他将梵文原文与汉文进行了高度契合的翻译,使佛教经典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。他的译经成就被誉为‘天衣无缝,一字千金’。
鸠摩罗什的译经工作不仅为中国佛教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,而且对后世佛教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他的翻译风格和翻译理念对后来的翻译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被誉为‘翻译之祖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