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萤萤水四射,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《秋夕》。
《秋夕》是杜牧在任宣歙观察使判官时所作,诗中描绘了秋夜庭院中的景象,其中‘流萤萤水四射’一句,生动地表现了萤火虫在月光下翩翩飞舞的美丽画面。
‘流萤’指的是萤火虫,它们在夜晚会发出微弱的光芒,如同流动的萤火一般。‘萤水四射’则形容萤火虫在飞行过程中,身体四周的水汽被气流带动,形成四散的水珠,犹如水花四溅。
这句诗的背景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,诗人独自坐在庭院中,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。此时,月光洒在庭院里,使得萤火虫的光芒更加明亮,诗人也因此产生了深深的感慨。
在古代文学中,萤火虫常常被用来象征短暂的美好时光,诗人通过‘流萤萤水四射’这一景象,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此外,这句诗还寓意着人生如梦,短暂而美好。流萤虽然微小,但它们的光芒却能照亮夜空,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。诗人以此自勉,也鼓励人们珍惜生命,把握每一个美好的瞬间。